下午和朋友看『関ヶ原』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看完的結果並沒讓我感到失望,雖然和司馬桑的原著小說有點落差,但是考慮到三冊小說的份量要濃縮成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必然會有某種程度的失真,在大致不妨礙原著小說的梗概下,可以接受細節上的落差。

E383A1E382A4E383B3EFBC88WEBE794A8EFBC89.jpg

小說《関ヶ原》從秀吉死後開始幾乎是以一章一位武將的方式介紹參與關原之戰的武將,到下冊的三分之一左右齊聚在關原戰場上,這種敘述手法和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介紹明教眾高手的方式極為類似。不喜歡閱讀歷史小說的人可能對這種敘述手法無感,必須說的是這種敘述很難拍成電影,所以電影就著重在秀吉死後家康和三成的對立衝突這條主線上。

 

daiichidaimandaikichi.jpg

即便扣除掉在戰場上的小兵,電影演出的演員還是相當多,依劇終時的演員表來看,有名字的角色差不多就有八、九十人,在有限的時間裡(扣除掉最後的大戰,電影大概就剩兩小時)很難讓這麼多角色充分演出,因此真正挑起這部電影大樑的差不多就十來個。這部電影較令人詬病之處在於很多角色初出場時沒有字幕顯示,因此若是對關原的歷史不太熟或完全不熟的觀眾,大概就無法了解出場的是哪位人物。不過,對關原已經很熟的恐怕也不見得能掌握每個歷史人物。

情節的發展我就不劇透,支線部分為三成收女主角初芽(有村架純)及收島左近為家臣的經過,此外幾乎都是家康和三成對立衝突的主線。主要可分成四個階段,首先是秀吉在世時兩人個性已經可以看出不合,其次是秀吉死後兩人逐漸演變為對立衝突,再其次是利家死後福島、加藤等七武將欲置三成於死地,三成無處可去只得投靠家康,然後辭去五奉行之職回到佐和山城。第四階段是家康率領大名征討上杉,三成利用家康離開京都的空檔號召天下(其實只有西部的大名)起來反抗家康,此即關原之戰。

不過還是省略相當多的部分,像是厭惡三成的七位武將(福島正則、加藤清正、加藤嘉明、黑田長政、池田輝政、細川忠興、淺野幸長)大概只有福島、清正和黑田三人會讓觀眾留下印象,直江狀、伏見城的失守、小山評定等細節都省略掉。

J020M.jpg

關原的戰爭場面是這部電影最值得觀賞之處,活在現代的人大概很難揣測這場戰爭到底是怎麼打的,雙方十幾萬軍隊(實際進行作戰的軍隊沒有那麼多)如何在關原這個戰場佈陣。沒有參戰的部隊幾乎在電影裡就沒有被談到(南宮山上那一群的戲份就沒啦!連「宰相大人的空飯盒」都沒有講的機會),有參戰的西軍部隊也只集中在石田和大谷、宇喜多,小西的天主教部隊幾乎都沒入鏡。

雖然西軍投入戰場的部隊大約只有三萬,還是把東軍的先鋒福島和黑田的部隊打得哀哀叫,戰爭的方式有依據近來的考證成果加以重新詮釋,和以往在大河劇看到的不太一樣。

相較於家康好整以暇的準備關原之戰,三成到開戰當天還派出使者到各軍去請求他們務必加入西軍,即便對關原之戰不熟悉、對日本歷史不熟悉的觀眾大概也可以猜到最後的勝利者是誰。在原著小說中其實還描述開戰的前一天三成不僅沒睡,他也因為反覆奔波而腹瀉,但是這一段在電影裡是被略去不談。

在中午之前西軍雖只有三萬兵力應戰,其實已經足夠,在此僵持之際,東西軍都不忘向松尾山上的小早川秀秋喊話,他的一萬五千大軍數量之多足以決定雙方的成敗。還有一點是他佈陣的位置就在西軍後方,如果他加入東軍,從西軍背後捅一刀,首當其衝的大谷吉繼就會落得全滅的命運。

飾演小早川是東出昌大,有別於其他看起來皓呆的小早川們,歷史在這裡有所轉彎,為了不劇透就不特別指出他「叛變」的方式,他決定了關原的成敗這一點倒是沒有改變。當岡田准一飾演的三成得知小早川倒向東軍,氣力放盡、無助的他只能對天大喊,這點和《倚天屠龍記》最後張無忌中了朱元璋的計謀一樣讓人覺得無奈,決定天下的戰役(天下分け目の戦い)就這樣結束了………

在關原之戰結束時,今年大河劇的主角井伊直政帶著女婿松平忠吉追擊撤退中的島津家,這一幕是令人津津樂道的一幕,可惜啊〜〜〜這幕在電影中完全沒有。

原著小說的石田三成是個有熱情、重正義,但是性格上有著重大缺點且缺乏群眾魅力的人,有別於大河劇過度神化主人公的傾向,電影如實的表現出三成性格上的缺點,是這部電影不至於因為太過虛假到看不下去。小說藉由島左近之口提到這麼一段話:

……主公對家康如此(厭惡」;對和家康近密的各位大名,例如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等人,也是如此。將來欲成大業者,卻樹立不必要之敵,此乃拙策中之拙策。

我很喜歡電影中的配樂(女聲的那一段),很充分的表現出人面對命運的無奈以及在歷史之前的渺小,很想收藏電影的原聲帶。

還沒看的推薦去看看,在看之前先惡補一下相關知識。

arrow
arrow

    風林火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