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明治天皇:睦仁和他的時代18521912

DSC03699.JPG

(上下兩冊超過1000頁的《明治天皇》,內容非常厚實)

昨日收到遠足文化出版的新書Donald Lawrence Keene的《明治天皇:睦仁和他的時代18521912》(Emperor of JapanMeiji and His World 18521912),簡單的為讀者介紹Donald Lawrence Keene這個人以及其著作主人公明治天皇。

就像各位在照片裡所見,這是上下兩巨冊、每一冊光是正文就有500頁左右、總共70萬字的超級巨作。這本書的作者Donald Lawrence Keene是美國出身的日本文學.日本文化研究的第一人,曾在哈佛、哥倫比亞、劍橋、京都等名校就讀的他,非常仰慕日本文化,於1955年起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多年的日本文化史,這段期間曾與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司馬遼太郎、丸谷才一等多位日本文學家建立起友誼,並留下和大岡昇平及司馬遼太郎精彩的對談《東と西のはざまで》以及《日本人と日本文化》。

Donald Keene的著作可分為日文和英文,日文著作部分偏重在文學和美學,英文著作部分則偏重在文化史、文學史及歷史方面,本書《明治天皇:睦仁和他的時代18521912》屬於其英文著作。

2011年適逢東日本大地震,這年也是Donald Keene從哥倫比亞大學退職,取得日本國籍的他隨即在當年九月發表在日本定居的聲明,並從鬼怒川和鳴門這兩個日本的河川和地名擷取『鬼怒鳴門』作為自己漢字的號,因為這兩個日文發音與自己的名字頗為類似。

2013921日,位在新瀉縣柏崎市的『ドナルド・キーン・センター柏崎』開幕(網址:http://www.donaldkeenecenter.jp/Donald Keene也因此被柏崎市政府授予榮譽市民的稱號。

5c71e6c2260000de03fddd77.jpg

(甫於24日辭世的本書作者Donald Keene)

不過說來奇怪,Donald Keene的日、英文著作加起來大致上有八十本左右,卻從未有過繁體中文版,這次遠足文化出版《明治天皇:睦仁和他的時代18521912》,至少在台灣可謂是創舉。可惜的是,在繁體中文版問世之前,Donald Keene已在224日與世長辭,享耆壽96歲(19222019

《明治天皇:睦仁和他的時代18521912》不只是記載明治天皇在位期間的大事,更涵蓋他60年的生涯,但又有別於宮內廳編纂的官方傳記《明治天皇紀》,可以說是以外國人角度來看的明治天皇傳記。全書共62章,前13章談的是即位前的祐宮及踐祚後一年多的事,與小編的拙作《幕末:日本近代化的黎明前》一書的年代吻合,讀者閱讀這部分時務必與拙作相對照啊(幫拙作打廣告)!這部分章節與其在談祐宮的幼年,不如說是在談幕末的歷史。

14章進入戊辰戰爭,到第28章西南戰爭結束,這段時期是天皇的青年期,也是他在學習如何稱職地做好國家元首的準備階段。同時這段時期倒幕派建立的政權極不穩定,不僅延續江戶時代經常發生的百姓一揆,還有因徵兵制、地租改正等劃時代的政策實施而出現的一揆,另外,處在新時代的變革中,舊時代的武士因為武士特權相繼被取消而變得難以適應新時代,這些被稱為失意的武士也因為無法適應新時代而遷怒新政府,士族蜂起也是天皇及其政府面臨的難題(如佐賀之亂、熊本敬神黨之亂、萩之亂、秋月之亂以及西南戰爭)。

另外還有一點可能是讀者比較少注意的,新政府的財政一直都不穩定,為了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新政府先後推動版籍奉還和廢藩置縣,不少藩會響應其實是看在新政府會概括承受面臨或已經破產的藩財政以及允諾會維持舊日藩主的生計這兩點上才同意的,因此新政府稅收的八成都用在支付武士的生技上,當一個國家的財政是這種情形時,很難期待政府能有什麼建設了。

好不容易平定最大的士族武力叛亂,新政府在初期的風風雨雨中挺了下來,照理而言應該是要開始建立絕對主義天皇制,樹立天皇的權威。但是沒有響應武力叛亂的士族板垣退助卻和幾位土佐出身的士族以五條御誓文第一條「廣興會議,萬機決於公論」為由,認定應成立民選議會,為了成立民選議會向政府發起非武力的抗爭,日本於是進入長達十餘年的自由民權運動。

最初自由民權運動是要求成立民選議會,進而在抗爭中又要求制定憲法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

自由民權運動的氣勢之大,恐怕已超過明治政府的想像,而且還有佐賀藩大隈重信在政府內與之唱和,儘管最後政府驅逐大隈(明治十四年政變),伊藤等人不得不以天皇的名義頒布九年後頒布(欽定)憲法。

這一段時期教導天皇的帝師如元田永孚等人目睹皇權旁落,天皇受制於薩長藩閥,因此在宮裡提倡天皇親政。天皇親政與明治十年代政府欲建立的絕對主義天皇制乍看之下似乎雷同,實則不然。所謂的天皇親正式排除任何構成天皇親政的阻礙,由天皇親自主導政治;而絕對主義天皇制則是加強天皇或政府的權威,強調天皇神聖不可侵犯,但是並不讓天皇親政,而是天皇(包含皇族)超然於政治之外,不對政治負起全責。想要不對政治負起全部責任的方法只有不直接接觸政治,天皇親政與絕對主義天皇制角力的結果是後者大獲全勝,這也註定天皇終究只是擺飾的供品,雖然好看但無法實際碰觸政治,這也是日本憲政史上只有戰敗後的東久邇宮稔彥親王入閣當過首相的原因。

以天皇為首的政府對內選擇絕對主義天皇制以加強天皇的絕對權威,但對外向自由民權運動妥協,不僅允諾明治廿三(1890)年會成立民選議會,還派遣伊藤前往歐洲考察憲法,給人感覺日本要成立像英、法那樣以民為主的議會及憲法。不過伊藤率領的憲法考察團最終只停留在德、奧兩國而已,因為依伊藤而言,他從德、奧兩國的憲法中已經找到「了解國家組織之大體,充分確立了鞏固皇室之基礎,使大權不致旁落之道」的奧義,英、法兩國的憲法自然再也吸引不了他的興趣。

從一開始起,戰前日本的憲法就是以德國為師法的對象,權力雖不完全在君王身上(君王大權在握,實權在於非政黨但效忠皇室的政治家手上),但也輪不到代表民意的政黨人物手上。明治二十年代日本對外方面是向外擴張――特別是向亞洲大陸擴張――,但對內則是藩閥與政黨的直接交鋒。由於憲法強調天皇超然於政治之外,因此天皇不需要為執政的錯誤負起政治責任,那麼天皇在藩閥與政黨的對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這點不太容易了解,因為天皇基本上不出席政黨對內閣的質詢,即便出席也不發一語,他不發一語並不代表他同情政黨。

日清.日露兩次戰役的勝利讓日本國際地位大為提升,也加強天皇在日本國內的威嚴。這時期天皇已是四十餘歲進入五十歲的年齡(在位已超過三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不言而威,儘管天皇並無親政,但是不管是閥藩的首相山縣(有朋)、松方(正義)、桂(太郎),或是政黨領袖組閣的首相伊藤、西園寺(公望),都不敢過於無視天皇(與昭和時代的軍閥不太一樣)。

晚年的天皇亦有和凡夫俗子一樣的煩惱,像是皇太子始終不太成材、最信任的親信伊藤博文遭到刺殺、軍部逐漸如脫韁野馬般難以控制。這些問題應該在明天皇時代解決的卻未能解決,一則是天皇本身的威嚴讓這些問題不至於在短時間內成為嚴重問題,二則是這些問題浮現後不久天皇便崩御而擱置。

依本書的看法,明治天皇似乎在崩御後才被稱為『大帝』,日本天皇被稱為大帝的依飛鳥井雅道所言,似乎只有這麼一人。但是明治天皇真的夠格被稱為大帝嗎?這應該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讀讀Donald Keene的這部著作再自行判斷。

arrow
arrow

    風林火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